生物医药企业,连年居高不下的销售费用去哪儿了?

数月以来,国家层面接连发布多份文件并召开相关会议。多重信号显示,一场覆盖医药行业全领域的系统治理已经到来。

目前生物医疗领域反腐风暴也已刮至资本市场。上市药企销售费用备受关注。Wind数据显示,申万医药生物类企业2022年销售费用超10亿元的A股生物医药类企业有90家,其中上海医药、复星医药、步长医药、恒瑞医药、华东医药、百济神州-U是2022年A股行业内销售费用最高的公司,最高的为上海医药142.79亿元,其次为复星医药91.71亿元。均远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,甚至引发了监管层的注意。

生物医疗行业“顽疾劣症”

数据显示,去年366家生物医药类企业的平均销售费用率为19.93%(总费用/总营收)。其中,销售费用率超过50%的有40家,超过30%的有139家。而今年第一季度,这一数字略有下降,但仍然有125家企业的销售费用率超过30%。在业内人士看来,药企销售费用增加主要源于国内大部分药企以仿制药、中成药生产为主,产品同质化严重,市场定价能力弱,需要大量资金推动销售,进行广告宣传、促销推广等所致。

无独有偶,不仅上市企业,交易所对拟IPO药企销售费用尤其是推广费的审查正进一步加强。百神药业、长风药业等正在IPO途中的药企也因上述问题而被监管机构发出工作函,要求其补充披露具体销售模式。

为什么销售费用、推广费用总需要解释去向?

生物医疗企业的销售推广费用发生过程,长久以来被贴上虚实难辨、费用复杂而隐蔽的标签,成为监管部门重点关注的领域也就不足为奇了。比如,6月9日步长制药公告,收到上交所下发的监管工作函,要求其列示报告期内各模式下前十大销售费用支付对象、金额、费用性质等;如支付对象为代理商,相关销售费用金额与对应配送商的营业收入是否匹配;同时,步长制药销售费用支付对象中是否涉及公司经销商、关联方、公司员工或其他利益相关方;要求说明相关方是否与公司经销商、关联方存在资金或业务往来,公司是否存在为他方垫付资金、承担费用等变相利益输送情况等系列犀利提问。

企业一心合规,销售费用到底能不能做到笔笔清晰?

费控,是财务管理中司空见惯的工作内容,却也是绝大多数企业最难突破的管理盲区。特别是像生物医疗行业这样高频出差、重度依赖市场推广的企业。费控,即“控费用”,因公消费全流程和行为不透明导致的费控挑战,是时候让管理层痛定思痛寻找一些解题思路了。“梳理流程总是能给人带来新的启发,比如我们企业内部原来相互割裂的业务OA、申请系统和预算管理系统,让消费管控存在盲点。”中智药业CFO提到。采用一体化全流程的的新型企业支出管理工具后,这家创新中药企业不仅通过事前管控在分贝通上实现了各销售大区、各级别员工的差标规则灵活调整,也通过出差免报销,一年节约人力成本50万。

费控之外,更重要的企业价值内生

对于企业来说,干掉报销一方面是节省人效,另一方面则是财务支出源头数据的线上化。费控软件一体化的价值,也正是财务数字化带来的资产沉淀,企业原来沉睡的数据得以找到释放价值的通路。

凭借详细数据,该企业还将行为数据与业务人员的考勤数据进行匹配,制作员工差旅数据分析表,查看前端业务人员的执行情况,建立了行为管理机制。正是这些因公消费数据,帮助这家药企辅助管理员工考勤、评估不同业务的工作负荷等。

当“数据会说话”,企业的降本增效实践也会更聚焦。“我们在去年年底做预算时,通过数据发现原来我们公司70%的费用支出主要产生在5个部门各自的一个科目中。从我们公司的千条数据和千万费用数据,到如今只需要优化核心费用支出,在我看来,这就是数据价值赋能决策优化的真正体现。”这是来自这家药企CFO管理升级受益良多之后的真挚发声。

销售费用、推广费用千头万绪,人理不过来了,就放心地交给“系统”吧!业内预计,未来随着医药反腐力度加大、国家政策鼓励生物医疗企业不断创新,高销售费用企业或将持续承压,而创新研发型企业、自谋合规出路的企业或可以轻装上阵、实现突围。

一体化企业支出管理平台,免费抢鲜体验。

 

相关阅读:

企业数据资产的连接与打通,财务总监怎么看?怎么用?

销售支出在财务报表中怎么看?有问题怎么控?